趴窝中文 > 队里汉子宠上天,娇媳妇一胎三宝 > 第111章 我们结婚啦!1

第111章 我们结婚啦!1


黄桂香和宋元胜俩口子站在人群后面,听到自家女婿的这番誓言,也是惊的不轻,他俩都没有想到君墨离会当众向澜澜发誓,且是如此毒的誓言。

惊讶过后,心里又十分的欣慰。

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闺女能嫁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如意夫君,显然,他们澜澜找到了。

宋家兄弟四人同样也被他们妹夫的话给震惊到了,互视一眼,眼睛里都流露着震惊又欣慰的神色。

有个这么好的妹夫,以后,他们可以不用担心澜澜会受委屈了。

回过神来的黄桂花立刻高兴地笑喊君墨离,“新郎官,可以把新娘子接走了。”一点都没为难这个侄女婿。

黄桂花现在对君墨离满意的不得了。

就凭他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一番话,就是一个非常不错且极有担当的人了。

这般细心的男子,配得上她们澜澜。

“对,对,爱庆啊,赶紧进来将澜澜背出门儿。”二舅妈姜芳闻声连忙喊了一声宋爱庆,由他这个大哥背澜澜出门。

虽然有的人家没有讲究这些,但他们该讲究的习俗就必须全部按照以前的老规矩来办。

新娘子在出门的时候,脚是不能够沾地的,需由家里的兄长背着出门儿,上车后,再换上婚鞋。

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。

新娘子不能带走娘家的土。

高媛将婚鞋递给君墨离,“这是微澜的婚鞋。”

“麻烦你了!”君墨离轻扬了下唇角,将婚鞋拎于手中,另一只手从兜里拿出四个红包递过去。

两个女孩子,一人两个。

“谢谢!”

高媛和杨梅诧异了一下,就笑眯眯地接过了红包。

新郎给的红包肯定得接呀!

毕竟,今日可是君墨离和宋微澜的大喜日子,新人给的红包里都装着满满的福气,所以必须收着!

宋爱庆大步走进屋,把宋微澜轻松地背起来出了屋,送上第一辆吉普车,每辆车都贴有大红喜字,车前还挂的有大红花。

随后而出的君墨离亲手替宋微澜换上婚鞋,再将换下来的鞋子递给大舅哥宋爱庆。

等君恒焱四兄弟和迎亲人员将陪嫁的家具、被褥、布料等物搬上货车之后,君恒焱便对着宋元胜和黄桂香保证道,“亲家叔、亲家婶婶,您二位请放心,你们的闺女到了我们君家,我们家的人定会善待她,绝不会让她受委屈!”

黄桂香在闺女出门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哭了。

她哽咽着点头,“好好好,你们的话,我信!亲家老爷子和亲家老太太都是好相处的人,说话一言九鼎,有他们两位在,我放心。”

“当然了,也希望你们能说到做到,好好对她。”

宋元胜看了一眼闺女,隐忍着情绪开口,“桂香,吉时快到了,让接亲队伍出发吧。”

“爸、妈,您二老请放心,结婚后,我一定会对澜澜好的!”君墨离转身看向二老,一脸肃然慎重地向他俩保证。

“哎,好孩子,对你,妈信得过!”

黄桂香连连点头,拿出手帕擦了两下眼泪,就忙将改口费掏出来递给君墨离。

先前情绪突然一下子爆发,差点将重要的正事儿给忘记了,女婿喊人是要给改口费的,她在红包里装了五张大团结。

宋元胜也递了一个红包过去,同样是五十块钱,家里就这么一个女婿,改口费自然不能太少。

君墨离道了声谢,就利落地坐进车里出发了。

迎亲车队离开宋家,然后径直前行。

新娘子是不能回头的,即便宋微澜很想再看一眼家人们,也必须得忍着。

这是一种习俗。

婚车不走回头路,而新娘子出门后不能哭也不能回头看,不然会不吉利。

君墨离温醇的声线在车厢内响起,“明天咱们就回来了。以后若想家了,可以随时回来看望爸妈,如果我有假,就和你一起回来看望他们。”

“好。”宋微澜闻言,冲着他笑了笑。

不得不说,这男人是越来越会照顾她的情绪了。

明明她什么都没说,可君墨离就是能知晓她心里的想法。

“弟妹,以后小墨要是敢欺负你,你就告诉我们几个当哥的,我们替你收拾他。”这时,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君恒曜扭头对宋微澜笑说了句。

君墨离看了他一眼,便暖心地跟宋微澜介绍起来,“澜澜,这是四哥君恒曜,开车的是大哥君恒焱,二哥君恒瑚和三哥君恒瑜在后面的那一辆车上,待会到家,我再跟你介绍。”

宋微澜微微一笑,“大哥,四哥!”

君恒焱爽快地把一个大红包递给宋微澜,“来,弟妹,见面红包先拿着!一会回到君家,我们几个哥哥嫂嫂还有礼物送给你。

年前那会儿大家都在上班,没法子全家人赶来蜀都看小墨,这次能集体休假,还是爷爷出的面,我们几兄弟才能赶过来的。”

君恒曜也有给,他们四兄弟都有准备红包。

宋微澜大大方方的接下红包,“谢谢。”

不稍片刻,车队驶进了清溪河生产队。

虽然没有奏乐之声,但车子的喇叭声,很快引来父老乡亲们的注意。

看到车上的嫁妆,瞬间引来看热闹的乡亲倒吸了一阵凉气!

我的老天爷,这宋家可真舍得啊,给宋微澜准备了这么多的嫁妆......

君家是帝都的顶级大家族,家族族人和亲朋好友都不少,这次君氏嫡系一脉的君墨离结婚,能抽出空来的人全都来了,人数还真不少。

光是君家本家的人就坐了五桌,可谓是枝繁叶茂。

亲朋好友也坐了两桌。

再就是君墨离外婆家那边的人,坐了一桌。

算上村里的人,总共,坐满了三十桌。

村里的父老乡亲虽然很多,但是吃席面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上,每家都是男同志出面,妇女很少,不然三十张桌子根本坐不下。

君笑笑眼尖的看到了车队,立刻冲着君父君母大喊,“到啦,到啦,我看到迎亲的车子了,车队马上就到家门口。”

“爸、妈,你们准备好,改口费可千万不要忘了啊。”


  (https://www.pwgzw.com/zw/5950/45341.html)


1秒记住趴窝中文:www.pwgzw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pwgzw.com